“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龙起。古代帝王通常在这一天带领大臣们耕田,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有一个好收成。春天是耕作的季节,是美好的时光。用于阅读。”
昨日上午,由南京市教育局、金陵图书馆主办,金陵晚报特别支持的“名师公益大讲堂”迎来了春节后的第二期和第十三期。在生动的开场白之后,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南京宁海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陈宏带领数百名家长来到现场。精彩的讲座。
你不能为了考试而学习历史
“历史给了我们什么?” 问完这个问题,陈红播放了一段视频,让观众看到“孩子们的答案”。看到中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历史告诉我们过去发生了什么,让我们知道过去,考试也会考验”;历史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也有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镜,可以避免过去的错误。”
“刚才听一个孩子说学历史要考试,很多人都笑了,”陈红笑道,“从实际来看,确实是这样,高中历史要60分中考,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历史,最近很多高中生都在准备高考,想考A+。” 然而,“学习历史不能仅仅为了考试的需要。历史带给我们的远不止这方面。”
借用最近火爆的“汉字听写大赛”,陈红说,“如果你熟悉汉字的演变史,就能了解汉字的结构。” 在维新与罗斯福的故事中,陈宏认为历史可以“丰富心灵,丰富情感”;借用法德关系的反复历史,陈红指出,“不同于古今社会的强势猎物,现代社会追求合作共赢”,历史最重要的功能是激发人们“以史为鉴”。一面镜子,面向未来”。
初中女生看清宫剧史
看历史剧,听家人聊往事,读历史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学习方式。陈红曾经问过学生,一位中学生说:“我是通过看《宫锁心语》和《步步惊心》了解清宫剧史的。我看历史小说,翻历史书,找资料,对清史越来越感兴趣,学的也越来越多。”
不少家长担心,这些“戏谑”的历史剧宝宝学历史,很多与史实不符,不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陈红认为宝宝学历史,父母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即使是古籍记载的,也不能保证绝对真实。通过历史剧,只是了解历史的开始。以后要辨伪,可以引导孩子。继续探索,独立学习,独立思考,不会有问题的。”陈红说道。
如何聪明地学习历史?陈洪引用《礼记中庸》中的“博学、问、思、明、诚”,指出学史正是守“学”。 、“质疑”、“思考”和“歧视”。、“行”五点。
“学”就是博学、博学,通过历史课、历史读物、博物馆、电视节目等多种渠道进行学习;“思”是告别死记硬背,经过思考形成历史知识体系;“辨别”是能够辨别的意思,常见的就是辨别虚伪和明辨;“行动”是指采取积极的行动,明知历史不是目的,用历史来有所作为。启示行动是最终目标。
寒假作业是记录祖先的故事
“学习历史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意识。” 在南京大屠杀近代史的教学中,陈宏并没有局限于简单的历史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我们用什么证据来证明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日军为什么要在南京进行大屠杀?”、“为什么日军在大屠杀中使用了极其残忍的手段?”……这些是孩子们面对历史的面孔。怀疑,他们通过收集信息和采访幸存者获得了自己的答案。
有人认为历史是关系国家、民族的大事,但陈宏不同意。她认为“家族的过去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寻找和记录身边的历史同样重要”。基于这样的了解,今年寒假,她给高中生布置了一份特别的寒假作业——记录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的故事。
新学期开学,学生们交作业的时候,手稿、打字稿、录音录像,真是让人震撼。有的讲过去的青春岁月,有的讲时代的变迁,有的讲大历史中的普通人。这些都是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历史,但依然生动感人。
昨天在讲台上,陈红的两位学生(潘子祥和石岳)与观众分享了这次作业的收获。潘子祥记录了祖父的军旅生涯。“我知道爷爷的心意,所以我利用这次历史活动,将他的传说引出来,传下去;” 石岳记录了祖父母在异地知青时相识相爱、共同奋斗的故事。她觉得“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不应该辜负属于我们的时代。”
“让孩子记录祖父母的过去,可以加深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中,每个人都可以书写历史。历史离我们并不远。” 陈红说道。□金陵晚报记者潘东
思想伟力引领擘画新征程2019年1月2日(图)3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指引着新时代中国史学前行的方向,激励着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搏击中流立潮头、继往开来扬新帆,谱写了新时代中国史学的新篇章。2019年1月2日,是中国历史学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过去的3年是新时代中国史学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古老而悠久的中国史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拥抱历史学的春天,当代中国史学正以崭新姿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书写新辉煌。
2022-03-25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值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值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2022-02-05几个实用的历史书籍:《国宝的故事》(组图)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对中国的历史渐渐失去兴趣,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对待我们这五千年的大国历史感兴趣呢?第一:提供适合孩子学习的书籍说到历史书籍,有很多家长苦恼,现在的历史书籍不是字太多,就是字太少,不能让孩子读进去,也不能让孩子真正理解历史的意义。
2022-02-04宝宝学历史 说到底声情并茂《刘胡兰》情不自禁情不自禁哽咽落泪了(图)现在的少年儿童到底该不该学习刘胡兰?正如那封“老师的回信”中所言:“让孩子远离自己民族的英雄,这是可耻的!文首提到的那位学生家长在信中说:任何一个有理智的家长都不会想让自己的孩子像刘胡兰一样,在上小学和初中这个年龄的时候就参与这些残酷的政治斗争。让孩子远离自己民族的英雄,这是可耻的!
2022-02-04学历史不能只是为了考试“历史给了我们什么”学历史不能只是为了考试”但是,“学历史,不能只是为了考试的需要,历史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这一方面”。中学女生看清宫剧学历史很多家长都会担心,这些历史剧“戏说”历史,其中有不少不合史实的地方,会不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2022-02-042021届贵州省第一次美术模拟联考共有3110名考生报名参考 本次研讨会对2021届贵州省第一次美术模拟联考情况进行了总结。原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晓、原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力、原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孔阳分别从构图、比例、明暗层次等专业的评分角度就素描、速写与色彩试卷进行点评,指出试卷中的亮点与不足。原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田军对本次模拟联考作总体点评,以帮助考生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从而提高自身水平。
2022-02-03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首次召开两会会长联席会议与会历史学家们达成共识:曹操高陵判断正确、定性准确。他们认为:考古工作者对安阳曹操高陵的田野发掘、资料整理与分析是认真科学的。北宋以后,关于曹操墓葬的各种揣测,渐见坊间。专家认为,曹操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非同明清小说乃至旧戏舞台的扭曲形象。此次安阳曹操墓的发现,不仅有利于史学界对曹操作出客观评价,还为研究汉魏历史、研究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提供了难得的宝贵实物证据。
◆:“还原历史真相”的风气盛行一时纠结于生活 ◆胡玫将拍《盖世英雄曹操》将开拍谢霆锋是否会出演曹操 ◆唐国强18次扮演毛泽东,曾多次扮演过同一角色!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唯独这四位,不知去向,傻小孩找徒弟! ◆DNA一下子把古人拉到现实中来,回报能否落实到每个人头上?三个真实的真实故事,值得铭记的风云过去!!年的老读者,分享说:这是他从高中阅读到现在,最喜欢的历史杂志。在知乎,有人提问:哪本书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人文历史?除了话题多元的封面故事,杂志的文章栏目,也是包罗万象。虽然篇幅小,可每个栏目都是宝藏之地。【外刊】把视野放到全球,转载一些国际刊物上的有趣报道。许多书都非常有意思,我今年看的《中国烟草史》就是看这个栏目买的。年的时间,收到《国家人文历史》的专题组稿。
◆美国不可能永远称霸全球,近年来或不负众望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史景迁于2021年12月26日辞世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哪一个野史? ◆ 美国衰落论:中国人的傲慢与焦虑,中国如何应对? ◆《历史之源》这本书应该算是我在没有完成所有通识读腾讯视频《敦煌:生而传奇》纪录片举办看片会沈杰群)3月21日,腾讯视频《敦煌:生而传奇》纪录片在北京举办看片会,该影片首次从全球视野揭秘不为人知的神秘敦煌,是首部人物纪传体·剧情式传奇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由艾美奖跨国团队制作,邀请著名导演冯小刚首次为历史纪录片配音、张艺谋《影》编剧李威撰写旁白、历史作家马伯庸等中外知名学者联手解读。
◆ 福建泉州市一次性开放1979-1985年间近7万余件档案(组图) ◆“新中国记忆兰台寻宝”系列报道:填补洛阳百年画卷 ◆宸妈2022年发布的第11篇原创内容全文全文 ◆为期3天的“走进档案”穿越历史感受荆州政治经济生活 ◆揭秘美军1958年曾想动过将用于实战的危险念头中东格局似乎开始悄悄地发生变化(图)·纵相然而以这场冲突为背景,中东格局似乎开始悄悄地发生变化。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缓解两国紧张局势和建立两国关系,符合两国和地区的利益。每一次中东战争,都会带来巨大的连锁反应。而此次巴以冲突,除了有沙伊两国摒弃前嫌作为看点,又带来了哪些化学反应?然而现在,冲突的发生让协议的外交效果大打折扣。
◆科幻作品描绘出未来战争的作战图景(1)_光明网(组图) ◆“九·一八”事变八十周年中国人民在这一天要敲响警钟 ◆下南洋与辛亥革命之间关系的关系细节是怎样的? ◆ 《进化之地2》持续见证单机游戏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图) ◆ 甲午与中日韩现代化风云系列之一:日本帝国与清朝北洋衙门夏朝年后轰然倒下是什么原因让它走向覆灭的?作为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在延续了471年后轰然倒下,是什么原因让它走向覆灭的?首先看夏朝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禹到第十三代廑,夏王朝基本保持稳定,中间虽然有“太康失国、有穷代政”的百年时间,但并未动摇夏王朝的根本,夏朝对诸侯国保持着足够的控制力,并且在对外征伐中多以胜利告终。既然夏朝灭亡有这么多内外因素,那么历史上为什么会把夏朝灭亡归结于夏桀一身呢?
◆历史上的今天:中国远征军战士跃出战壕向敌人冲击 ◆历史上有哪些没打过败仗?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 ◆中国文化迈向新高度的最大部落联盟——二月-夏启代禅 ◆全国同胞们,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代表 ◆ 万历丰臣09月17日18:13关注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